2025-07-07 05:59:29 | 苍穹网
跟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父母过于看重孩子,所以会不自觉地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小时候我们总是会听到父母在耳边念叨,要认真读书,考个好的学校,以后要出人头地,控制欲强一点的父母甚至要孩子按照他们规划的路线来走,你说父母这是爱孩子吧,确实是爱,但这种爱是夹杂着自私和浓烈的个人情感的,我们都知道父母这样是为了我们好,但他们也仅仅是说了一句为我们好,然后就要我们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一旦没有做,或者没有到达他们的目标,就会指责了,说什么不听话、以后会后悔之类的话语,那为什么父母总是要把他们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可能性:
一、传统观念深入骨髓
既然是你的孩子,你肯定是希望他/她能够少走弯路,而父母作为过来人,自然会想着帮孩子规划前程,普通家庭的父母更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没做到的事情以后让孩子来做,或者干出一番事业来给自己争气,可以靠着孩子来光宗耀祖,这种观念是永远都没有办法改变的,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想。而事业成功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超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二、过于看重孩子
这点无可厚非,有些父母在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孩子的性命,所以把孩子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自然而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孩子身上了,慢慢的父母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的,就算有些想法是错误的,也要强加在孩子身上。但我想说的是,孩子真的不想要这种窒息的爱。
父母爱子女没有错,甚至是一件好事,但是对孩子不能进行道德绑架,不能因为你们是他/她的父母,就要孩子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去成为你们理想中的人,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她也会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去追求你们想要的生活,父母干涉得太多,反而是适得其反。
我闺蜜她生了二胎,大宝读幼儿园了,小宝还不到一岁,她现在就是做家庭主妇,老公一个人在外面赚钱养她们三个,两个人都没什么学历,日子过得比较紧凑的那种,有一次跟她聊天,她说现在她也不想那么多了,专心把两个孩子带大就行了,以后就靠这两个孩子,还说希望两个孩子以后争气点,不要让自己失望,说真的,当时我听到她这样说雷得我外焦里嫩的。
她现在不到30岁,孩子也才这么点大,你就跟我说你打算靠孩子了?为什么不是想着两个人努力点改变这种囧境呢,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都是未知数,现在就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这样真的好吗!当时我就说了她,可后面这样的话她又说了几次,我都不想反驳了,既然你想逃避,我也叫不醒一个要装睡的人。
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比单方面的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会更好,更多时候要学会尊重孩子,询问孩子的意见,自己也是从孩子阶段过来的,不要把当初自己反感父母做的事情,现在重演一遍在孩子身上。
苍穹网(https://www.cgow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比较重要?的相关内容。
在塑造人格个性方面家庭比较重要,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学校比较重要下面陈述我的理由: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也不指望能把它说清楚,准确的说这个问题如果有解的话那就太可怕了,怕是已经离标准化塑造人不远了吧。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他的不同既取决于先天的遗传也取决于后天的独特经历与成长环境。先撇开先天遗传不谈,因为那是我们最好不能够改变的。目前来看,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时期的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两个成长环境就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如果我们按照大多数正常人的经历细分的话,在6岁之前,是不存在学校教育的影响的,之后学校教育的强度会不断地加大,在高中时期基本会占据一个人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很难让人把握住问题的内涵。如果让我说明家庭教育重要,那么我们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上万篇的paper作为依据;同理,如果想要说明学校教育重要,那么也有成百上千的例证的存在。如果将二者进行比较,那么不同的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肯定会得到不一致的结论。So,如果细分为不同的角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答是否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
这当然也是一种答题思路,从人们普遍理解中的教育的功能上,我们不难区分出两个比较大的唯度:教书与育人。前者的重点在于知识的获得,后者的重点在于人格的塑造。接下来看一下“重要”这个词,这又是一个耐人捉摸的词语。“重要”的第一层含义,家庭/学校教育对于人某一方面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些影响;“重要”的第二层含义,家庭/学校教育应该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上起到很大塑造作用,我们需要重视它。针对第一个层面,我们可以把问题改为在知识学习与人格的养成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一个的影响给大。当然在我没有对该领域进行过深刻的调研之前,是不好妄下结论。但是,从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上,可以适当做一些推论。知识学习的角度而言,还要更详细的进行知识的分类,如一些实践性的技能:洗衣做饭带小孩……或者是纯基础的知识:物理化学……以及一些常识性质的人皆可言的内容:历史之类的……,其次还要对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的态度进行分别的讨论,不一而足。
接着是人格方面,精神分析虽然已经退出前沿学术舞台,但是其留传下来的一些思想依然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其中有一项就是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塑造的影响,如幼儿依恋、亲子交流等等的研究也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截取到24岁作为人格基本定型的时间点的话,在头6年里,家庭教育是唯一的主导力量;6岁到12岁的小学阶段,儿童接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程度基本相同;12岁之后如果初中开始留宿学校的话,学校的力量会大一点,但是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解在这之后发展的主要是自我认同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价值观建立的过程,包括性别的认同、自我的认同、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宗教信仰,这个阶段不论家庭和学校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也只能在人的发展中退居二线,占据主导地位的只能是自我,自我决定接受家庭还是学校的影响,自我决定未来的三观如何。所以根据我的理解,我给出的答案是人格的塑造主要在家庭教育。许多学习心理学的老师和同学可能也会有着相同的观点与看法。例如去年在听李玫瑾老师的犯罪心理学讲座时,讲到反社会人格时,李老师曾经反复强调了家庭对于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并且举出了丰富的案例来佐证观点。进一步她提出对于男孩而言,父亲对于童年经验的人格塑造所起的影响与帮助需要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接下来的回答主要是针对第二层面的,在这里,这不是一个通过科学和数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应当”,那么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职能定位与划分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到具体的价值导向的问题,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种问题上,只能提观点,不能给答案。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准确的说不是我的看法,而是我深受某位极具理想化色彩的老师的影响所产生的看法。
现在的社会对于学校教育赋予了太多的使命与价值取向,这看起来使我们的教育变得强大了,变得素质化了,变得丰富多彩了,但是也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太不堪重负了,教育改革了,改完就四不象了。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很偶然的接触到了一位“宋老师”的工作(我这辈子遇到的宋老师太多了,每个人都为我送了一程,也送给了我各种宝贵的经验),他是北京人士,年过半百,当过军人、搞过教育,他妻子是某国家级发给居委会大妈看的杂志的主编,两个人都很和善。他当时在做的一个项目是“社区教育”,也就是我们理解的“家庭教育”,项目据说有台湾大老板的投资,正在筹办阶段。当时我报名参加了社区宣传的志愿者,但是直到现在,他也没有联系过我,估计是项目中途夭折了。我只和他深度的交谈过一次,回来后感觉很有启发。他的理念就是“学校只管教书,育人交给家庭”,学校最初始的定位就是学习知识的场所,社会想让学校完成育人的使命,但是学校中人格的塑造是在各种人复杂的社会互动中潜移默化间完成的。学校也许可以规范老师的言谈举止,但是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永远是学校难以规范的,在学校的人格塑造过程中,教育处于一种很被动的地位。家庭教育则不同,相比而言要简单纯粹的多,所以家庭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主动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误区就在于,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推,有的人就做甩手掌柜了,我只管开家长会和交学费,其他事项一律由老师代办,但是有些事情上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老师,在教书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优秀品德、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互动去带动一部分主动成长的同学,那就已经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了。老师是被动的,对于那些不积极建构完善自己人格的学生,老师是没有义务管他们的。所以说,我们的家长有多不会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引导孩子有意愿去积极地与外界环境互动从而完成自己人格的建构。家长必须把一个开放的、主动的、积极的孩子交给学校,学校才能通过其特有的社会交往功能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当然,这只是学校本身性质所带来的一项功能,而学校的主业就在于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培训。素质教育要从家庭抓起,只有努力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从家庭出口提供高素质的孩子,才能从学校端口输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人格发展上,学校的作用只是一个发酵罐,真正能发酵出什么样的成果取决于你放进去的是什么!
珍惜彼此的邂逅,就是对相遇最好的报答,公众号:“让往事随风而逝” 苍穹网
以上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总是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苍穹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苍穹网:www.cgowl.com我想考研,父母却反对,为什么?研只会越来越难,以后研究生越来越多,学历高点还是没坏处。2.考研后期很需要鼓励和支持的,和家里谈一下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下一步打算吧,可以考一个稳一点的学校,家里本来就不支持还是一年就考上比较好。3.这种事情没办法,只能全力以赴自己鼓励自己,要韬光养晦啊!4.考研也不就努力一年,成了就读两三年书,这对于你整个人生来说时间也不长,真的想读研的话现在
女孩子为什么不读研究生了?1.年龄的压力按正常读书的年龄计算,读完博士大概就30岁左右了,也就是说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在读研读博上了,作为女生最美的年龄就这样过去了。女博士,在别人一听就是年纪大的人,当年纪偏大的时候,这时候心理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所以,大多女生在读完研后就会直接步入社会。2.学习的压力读研本身就很辛苦了,读博更是辛苦。随之而来的学习上的压力逐渐变大,学历越
南工研究生期间可以生孩子吗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是可以生育的。这一政策考虑到研究生群体中,既有全日制也有在职研究生,年龄范围在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这一年龄段正是结婚生子的最佳时机。因此,政策允许研究生在读期间生育。对于在职研究生而言,他们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和经济基础,能够更好地应对生育后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全日制研究生虽然可能在时间管理上面临更多挑战,但学校通常会提供灵活
全国专科院校排名(美术专业)现在,学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的同学申请国外艺术类院校,那么,全球有哪些艺术类院校呢?美行思远小编对此为大家整理了全球艺术类院校排名前十五强,供大家参考。1、皇家艺术学校(英)皇家艺术学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之一,全球历史最悠久的艺术设计大学,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校生全部为研究生的艺术设计学院。学院的课程讲授者均为国际知名艺术家,时尚品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一般都聚集在塔城市里头因为中国是政府主导型社会。主要社会资源都集中在政府手里,调配政策也是政府说了算,而大部分大学都是政府的学校,所以在政府的调控下,自然是好资源都尽可能集中在塔城市里面了。其次里面的配套能吸引到师资力量,并且待遇也会好些,并且比较容易招生。从新疆医科大学坐brt一号线怎么到塔城办事新疆医科大学140米步行至儿童公园站2站乘坐
2003年出生的孩子今年考研能上岸吗对于2003年出生的孩子来说,今年考研上岸的几率还是挺大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知识储备相对丰富,而且没有社会经验的干扰,心态更为单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得到学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这无疑增加了他们成功的机会。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通常已经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专业知识扎实,理论基础雄厚。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思维更加成熟,解决问题
为什么国内差生都可以上澳洲名校?看了答案,每一个答在点子上,澳洲的很多学校是名校不假,排名也很高,但是要注意的,再好的学校也有很水的专业。悉尼大学排名高吧,如果你听到谁去悉尼大学本科读医学,或者一些技术性学科,那他很厉害很厉害,但是呢,我们日常见到的留学生,都是去读个商科,比如accounting,internationalbusiness,MBA..这些,这些专业本来就是各个学校的创收学科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寄宿制吗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寄宿制的。住宿制度:成都七中作为封闭式校园,实行的是寄宿制,学生们可以住在学校里。学校管理:由于是寄宿制学校,成都七中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全面的管理和照顾,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学习和成长。所以呀,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就读,并且希望孩子能有更加独立和自主的学习生活,那
2025-01-23 13:09:55
2025-02-01 10:25:24
2024-12-01 18:01:49
2024-12-27 23:06:27
2025-01-02 20:49:49
2024-12-02 11:32:15